資訊中心NEWS CENTER
在發展中求生存,不斷完善,以良好信譽和科學的管理促進企業迅速發展EI(電子轟擊電離)和CI(化學電離)是GC-MS中常用的兩種電離方式,它們各有優勢,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化合物分析:
一、EI源(Electron Ionization,電子轟擊電離)
1. 電離原理:
EI源使用高能電子束(通常為70 eV)轟擊樣品分子,使其電離并產生碎片離子。
2. 優勢:
*譜圖重現性好:70 eV電子能量標準化,譜圖穩定,便于與標準譜庫(如NIST)比對。
*碎片信息豐富: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,便于未知物結構解析。
*靈敏度高:適用于大多數揮發性有機物。
3. 適用化合物類型:
*揮發性有機物(VOCs)
*半揮發性有機物(SVOCs)
*熱穩定性較好的化合物
*分子量較小或中等(<600 Da)的化合物
4. 典型應用:
- 環境污染物(如多環芳烴、多氯聯苯)
- 農藥殘留
- 食品添加劑、塑化劑
- 藥物雜質分析
二、CI源(Chemical Ionization,化學電離)
1. 電離原理:
CI源使用反應氣體(如甲烷、異丁烷、氨氣)在離子源內形成反應離子,這些反應離子與樣品分子發生溫和的離子-分子反應,產生準分子離子(如[M+H]+或[M-H]-)。
2. 優勢:
*軟電離方式:碎片離子少,準分子離子峰強,便于確定分子量。
*適合熱不穩定或易碎裂化合物:減少分子離子峰的碎裂,提高分子量確認能力。
*選擇性高:通過選擇不同的反應氣體(如甲烷、異丁烷、氨氣),可提高分析選擇性。
3. 適用化合物類型:
*熱不穩定化合物
*極性較強或易碎裂的化合物
*分子量較大或結構復雜的化合物
*需要確定分子量的未知物
4. 典型應用:
- 藥物代謝產物分析
- 生物樣品中的藥物及其代謝物
- 某些農藥、獸藥殘留分析
- 復雜基質中目標化合物的確認分析
三、EI與CI源對比總結:
| 特點 | EI源 | CI源 |
| 電離方式 | 硬電離(70 eV) | 軟電離(反應氣體) |
| 碎片信息 | 豐富 | 較少 |
| 分子離子峰 | 弱或缺失 | 強(準分子離子峰) |
| 譜圖重現性 | 高(標準化) | 較低(依賴反應氣體) |
| 適用化合物 | 揮發性、熱穩定化合物 | 熱不穩定、極性、易碎裂化合物 |
| 譜庫匹配 | 適合(NIST庫) | 不適合(需自建庫) |
四、實際應用建議:
*常規篩查與未知物鑒定:優先使用EI源,結合NIST譜庫進行快速篩查。
*分子量確認與結構復雜化合物分析:使用CI源,獲得清晰的準分子離子峰,輔助結構確認。
*復雜樣品分析:可結合EI和CI雙源切換,綜合分析,提高定性與定量準確性。
綜上所述,EI源更適合常規、揮發性、熱穩定化合物的快速篩查與結構解析;CI源更適合熱不穩定、極性強、易碎裂或分子量較大的化合物分析,尤其在分子量確認方面具有明顯優勢。實際分析中,建議根據樣品特性和分析目的靈活選擇或結合使用兩種電離方式。
400-800-3875
li.
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金興路419號703室(鑫龍盛科產業孵化園A3棟7樓)
關注我們
關于譜標
產品導航
版權信息